由于个人喜欢道家,也经常跟很多朋友交流道家、中医及养生等思想。除了一部份特别喜欢这方面思想的朋友之外,大部份的朋友都在表达一个思路,就是说知道这些思想很好,但是这些学习与研究都必须有一定经济基础,或财务自由之后,才能真正地去静心去学习与研究。
想想也没错,饭都吃饱,那有心情想这些多余的东西。毕竟古人说得那种君子谋道不谋食的境界,我们大部份人还是达不到的。一般遇上这种困扰,我最早的处理方式,就是你们喜欢听,就听。不喜欢听,就算了。反正这些都是个人的问题,跟我无关。
实际上这大部份朋友的思路,我也一直没有办法理解,可能我个人特别喜欢这些道家思想,所以平时除了追求技术之外,也没有在商业上面做更多的思考。基本上只要钱够花,我就安心突破我的技术与修行。
直到今年,发现越来越多的朋友都遇上各种各样的财务问题,包括我个人也因为财务问题的原因,而导致需要非常努力地工作,才有办法应付各种开支,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财务问题,就没有办法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既然我们大部份的人,都是因为财务的问题,而没有办法让自己有更好的生活。那我们何不静下心来,好好面对财务自由这样子的终极困扰,勇敢面对这个问题,认真去探索财务自由的秘密。
本着学习与研究的精神,我也希望想学习与修行一般,以道的视角,大家一起来探讨这个财务自由问题。一起学习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商业模式,同时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一条通往财务自由的大道。
何谓财务自由(Financial Freedom)?
财务自由指人无需为生活开销而努力为钱工作的状态。简单地说,一个人的资产产生的被动收入至少要等于或超过他的日常开支,如果进入这种状态,就可以称之为财务自由。
由于财务自由所依赖的被动收入,来源于其他人的主动收入,因此决定了财务自由只能是小部份人拥有。
概念
如果你每月的开支是一千元,且你能获得一千零一元无需劳心劳力干活所挣来的被动收入的话,那你就已经达到这种人人都羡慕的财务自由了。本例中的这一千元被称为“临界点”。
一旦突破这个临界点,只要不发生什么重大的灾难,你就可以不用干活也能生活下去,当然如果你喜欢你的工作也可以继续干下去,或者你可以选择你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而不是为生活所迫地做那些你不乐意却又无可奈何要做的事。
一套用于出租盈利的物业才是资产,因为它完全归你所有,每月产生的收入抵消了你交纳的物业税后还有盈余。而你自己住的房子就不再是资产,因为你还要为它负担抵押贷款以及因此产生的贷款利息,即使还清了抵押贷款和贷款利息,你仍然要承担房屋的维护、物业税等项目开支。
实现自由原则
1. 创造资产
2. 减少负债
3. 管理日常开支
财务自由跟你是否年轻或有多少钱无关。如果你能从本职工作以外的途径得到足够支撑你日常开销的被动收入,你就已经财务自由了。
年龄可能跟财务自由无关,假设你现年25岁,每月开支1000块钱,你的资产每月产生1001块钱的被动收入,你就财务自由了,你可以选择你想做的事情,而不必担心下一顿吃什么或者住哪里。
假设你现年50岁,月入百万,但每月开销超过百万,那你仍然没能达到财务自由,你仍然不得不继续月入百万地这么维持下去。
被动收入
下述列举了各种可能达成财务自由的被动收入来源:
1. 出租物业的租金
2. 股息或基金分红
3. 银行定期存款的利息、借钱给别人的利息和每月收入计划
4. 图书或音乐创作的版税、专利费等收入
5. 来自博客或网站的广告收入
6. 前任配偶赔偿的每月生活费,子女抚养费或儿童信托基金
7. 退休养老金
出租物业
这是人们达到财务自由最常见的渠道,然而这也是一个最昂贵的方式。
优点是一旦你有了一个可供出租的物业,它就能为你产生被动收入,它通常是一个长期产生现金流的优质资产。
拥有该物业的完整业权通常较为可取,因为物业空租期内你没有抵押贷款的压力,仍可以保持财务自由的水平。
现实意义
财务自由是能够让你的财富能够各自分工,各司其职,发挥他们各自的作用,从而构建起自己的财务自由王国。一个人如果能够让自己的财富的作用尽可能的发挥出来,就是在逐步走向财务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