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王堆帛書《德道經》– 第五章 中和(42)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①。

萬物負陰而抱陽,中氣以爲和②。

天下之所惡,唯孤、寡、不穀③,而王公以爲自名也④。

勿或之而益,或益之而⑤。

覲殷死,議而教人⑥。

故強良者不得死⑦,我將以爲學父⑧。

:道是宇宙形成之前就存在的、不可名狀的物質、能量和環境。

:最小之數,樸素之數,萬化之基,即德、虛無一炁(即“⊙”,由無極的道“○”化生的德“⊙”)。其用最高,其位最低。《說文》:“一,惟初太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淮南子·詮言》:“一也者,萬物之本也。”
:《說文》:“地之數也”。即太極之陰陽也。
:《說文》:“天地人之道也”。
三元(源),即物元(源)、體元(源)、質元(源)。三元(源)爲構成萬物的基本要素。“三”的基本象示为旋极图,图的中圆为德,外侧为阴阳互动。道○,是万物之本始;德一,是万物生成之能量;阴阳二,从德一而生,反应万物的阴阳属性;三,乃一炁含三,即“德、陰、陽”這個三,它是万物生成与发展的自然法则,万物皆由此“三”而生成。

:《說文》:“恃也。从人守貝,有所恃也”。一曰:受貸不償,即負債。通“背”,與“抱”相對。

:《說文》:“内也”。中心、中間等義。又有充滿之義。乙本及通行本作“沖”。  :諧也。

句義道生之德畜之的萬物已經離開德“一”而進入了陰陽“二”的狀態中,人類對萬物的認識,停留在看得見的有相物質世界,而將看不見的無相物質忘在背後。然而萬物內外卻是德“一”能量的炁在發揮滋養的中和作用。只有執一以爲天下牧,知白守黑,执兩用中,才能認識萬物本質中德的營養功能和道的主宰作用。

③“天下”二字通行本與乙本均作“人”。

:其簡體即“谷”。《說文》:“穀,百穀之總名”。天以五德養神,地以五穀養形。不穀,屬於不益於他人的自貶,後演化有五穀不分之意。《戰國策·齊策》载,颜斶曰:“老子曰‘雖貴必以賤爲本,雖高必以下爲基,是以侯王稱孤寡不穀’”。《吕氏春秋·君守》:君名孤寡。註:人君谦稱。

④“自名也”通行本作“稱”。

:《說文》:“州裏所建旗,象其柄,有三遊:襍帛。幅半異,所以趣民”。通行本作“故物”,甲乙本均作“勿”。

:甲本作 “”,據《漢語大字典》其爲“損”之異體。但在此处義與損義有別。

覲殷死:禮崩樂壞也。甲本作“□□夕議而教人”,“夕”字辨誤。通行本作“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說文》:“覲,諸侯秋朝曰覲,勤勞王事也”。  :《說文》:“作樂之盛稱殷”。

:據徐中舒《甲骨文字典》:良,描繪半穴居延伸的兩道走廊,爲廊之初文,兩道走廊增強了空氣流通。《說文》:“善也”。通行本作“梁”。

:通“彊”。《說文》:“弓有力也。”強健、剛強;亦作強暴、強人等貶義解。

句義修真能加強、增強身國的通炁量,營造和獲得更強更好的德“一”能量,也就不易死亡。

:通行本作“吾”。  :覺悟也。通行本作“教”。

句義能充分獲得德“一”能量的心身內環境,需要教化傳授和指導實踐使其覺悟,我當其責。

〖註音〗

惡:wù 音悟;

寡:guǎ 音剮;

穀:gǔ 音古;

覲:jìn音近;

殷: yīn音因。

 

【繁簡對照】

萬(万),負(负),陰(阴),陽(阳),沖(冲),氣(气),爲(为),惡(恶),穀(谷),爲(为),(损),覲(觐),議(议),學(学);難(难),據(据),漢(汉),簡(简),體(体),禮(礼),樂(乐),壞(坏),殘(残),見(见),稱(称),剮(剐)。

《馬王堆帛書《德道經》– 第五章 中和(42)》有一个想法

  1.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①。

    道为造化能量,为生的能量,生成了一。
    一是德,为运化能量,是储养的能量。生成了二。
    二是阴阳,太阳与月亮,日月谓之易,二为阴阳二气生成了三。
    三是天地人,在大宇宙为天地人,在人宇宙为精气神。
    三生万物。天地长养万物,人为万物之灵。

    萬物負陰而抱陽,中氣以爲和②。

    万物依赖阴气滋养,而环抱阳气生长。德的能量正常运行,产生中气,才是生命圆满和一的状态。

    天下之所惡,唯孤、寡、不穀③,而王公以爲自名也④。

    天下人不喜欢的东西,是孤家、寡人,五穀不分,而那些帝王却以这些名词作为自己的称呼。

    唯:应答的意思,在此翻译为是。
    也:是语气助词,是古文的习惯用法,此处不翻译。

    勿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⑤。

    对于事物而言,有时减损它反而使它有所增加,有时增益它反而使它有所减少。

    勿:作为事物的意思。

    覲殷死,議而教人⑥。

    诸侯秋季朝见天子,作乐太过,乐极生悲而导致死人。因此教导人也应该要选择合适的语言,若语言太过,反而达不到教导的目的。

    (觐) 诸矦秋朝曰觐。勤劳王事也。勤也二字旧夺。今补。大宗伯。以宾礼亲邦国。春见曰朝。秋见曰觐。郑曰。觐之言勤也。欲其勤王之事。按郑与许合。

    (殷) 作乐之盛偁殷

    議者、誼也。誼者、人所宜也。言得其宜之謂議。

    故強良者不得死⑦,我將以爲學父⑧。

    因此身体强健有力、心灵良善、中气充足的人不容易死亡,我奉行这些,并把它当成长辈的教导来学习。

    将:奉行
    学:学习
    父:老师,父亲,师长,长辈。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