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祖百字碑悟

兒時不悟,謂之天真!
少時有悟,謂之無常!
中時始悟,謂之有常!
老時忘悟,謂之真常!

真常要應物,
應物須不迷。
不迷性自住,
性住自合道。

人生之行,奔波地越遠,領悟地越少。
人生之修,孤獨地內求,寧靜而致遠。

清靜經悟

心欲清,意擾之。
意欲靜,欲牽之。
遣其欲,意自靜。
澄其意,心自清。
常清靜,入真道。

根據道家修煉學理論來定義,人的精神世界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
一、先天、元神、陽神,簡稱神,或者心,因此要全稱為心神。
二、後天、識神、陰神,簡稱識,或者意,因此要全稱為意識。
因為元神是藏在天目九宮格中的,因此古人稱元神,又叫神。
因為陰神是藏在肉質心包經中的,因此古人稱識神,又叫心(太上常經常靜經中,心指的就是這個識神、陰神)。
悟常在這裏領悟就是將它分為:元神(心)與 識神(意)。

證道歌

證道歌

與神仙爲伴,
享雷火之愛。
與造物同遊,
證無上大道。

何爲證道?

悟道到一個層次,會與造物産生一絲感應。
此感應,刻意去尋,又尋不到。
此感應,會讓悟道者,對萬象有道的領悟。
此感應,就類似于武術家,一看到招數,就知道對方招數采用的原理。
忽然想起悟演道友指點,叫我不要做二辨,因爲真理實際上就一個。
證道,就是這種感應不斷與萬象做一一印證的過程。
因此證道又名證悟。

白玉蟾祖師道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