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纪丹道》— 楔子篇 — 关于“天人合一”境界的思索与参悟

楔子

正值卯时,思绪如潮。本欲打坐行功,却有感于此40多天,难熬却又快乐的日子。看到这么一波年轻,充满朝气的年轻小伙伴,却也有那么多人生的思考与烦恼。我突然想写一部丹道的书,不敢说指导人生,最少将我本人思索与参悟过的事情及经验做一个分享。希望他们,以及我身边最亲近的朋友与亲人,他们都能在未来的人生之旅,更加地快乐、坚定与从容。

点上一根烟,深深吸一口,让那种成仙的感觉,开始放飞我的思绪吧。

对于我这样子天马行空、闲云野鹤的人,自由是我唯一的方向。心怀激情的时候,可以连续工作,写上好几天代码。生无所恋的时候,就会运行好几天,不吃不喝地的躺平模式。除了生死之讯,将我唤醒之外 ,我就没有太多的波动了。记得上次躺平模式运行了8天,从大年30到初8,中间除了初一晚上去一个老哥家跟他老人家喝了小酒之外,后面唤醒我的就是一个亲人走的讯息。因此生命旅程对我来说,除了生死之外,实际上已经没有太多意义。

此40多天生活,算是最正常的生活。每天朝九晚五的,在地铁的电车上,闭目养神,沉浸在自我的灵性世界之中,也会偶尔观察那些行色匆匆的人们,我也在思索着,人这一生为了什么?如果生命只是朝生暮死的浮游,支撑着人生活下去的理由是什么?是责任?还是自我地麻痹?在快车上的时候,我也沉浸在自我的灵性世界之中,我也会观察着司机,是什么让他们这样子努力地奔波呢?难道生命旅程,就只有这么一种活法吗?

我一直在思索着生与死的问题,以我当下的领悟,不管怎么修炼,我心里非常明白一件事情:就是当年邱处机真人对成吉思汗的说得话,就是以他真人的境界,也只能领悟修炼只能让人获得延年益寿之法,还达不到长生不老,解脱生死之功。当然生死是个永恒的课题,做为普通人有时候能做到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过完一生,都是一个难以成功的课题。因此我写得丹道也只能让人获得延年益寿之法,从而快乐过完一生。当然如果有上根器者,也许能从中获得参悟生死,破碎虚空的一丝感悟,也希望你们成功的时候,能来度度我。

废话讲完,不要走开,马上切入正题:)

延年益寿:

延年益寿之法就取于道家养生、摄生之法。总结起来就是四句话:
好好睡觉,好好吃饭。
好山好水,节制房事。

好好睡觉:早睡早起,保护生命之阳气。具体方案:晚上11点(子时)之前睡觉,中午11点(午时)小睡一会儿。早上5点多(卯时)起来,开地户(解手),接天门(吸收阳气)。

好好吃饭:早上吃得好,中午吃得饱,晚上吃得少,甚至不吃。用道家说法:叫过午不食。用佛家来讲:早上吃天人饭,中午吃菩萨饭,晚上吃饿鬼饭。不过大部份人做不到,就是我自己有时候也会经常吃饿鬼饭。

好山好水:选择一个好山好水的地方,作为生命的驻留地。而不是现代人那种认识选择闹市,或者经济繁华地方,因为“好好睡觉”也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

节制房事:黄帝内经之中,将房事称为房劳,说明房事是一个极度消耗生命的体力活,但是我们大部份人对此都乐此不彼。就比如好多人,什么生活习惯都很好?为什么还是没有办法延年益寿呢?就是房事过度了!

实际上房事过度的原因,就是耗精与耗神了。

但是我们现代人,在这方面出现了比较诡异的情况了。大部分的80后,90后的年轻人,对于房事却不感兴趣,据调查,很大一部分年轻人结婚了之后,也不是太乐衷于房事,甚至都没有这么方面的需求?为什么呢?很多专家可能是说现代人压力太多什么的,按我个人领悟与理解,应该是现代人能玩的东西太多,精气神都耗尽了,没有这个执行能力了。久视耗神、多听耗精、多话耗气。因此现在的电脑、手机及各种各样的移动端应用,已经将人类的精气神都吸干了。因此节制房事这个点,也要延伸到节制电脑、手机,以及那些夜生活的灯红酒绿地生活。

快乐人生:

快乐人生也是一个永恒的课题,这个世界有太多让人不快乐的因素。我记得很多年前,一个年轻人跟我说:师父你知道为什么很多人不开心吗?他说:很多人不开心,是他自己不想开心,或者说没有开心的意愿。

这么多年,我也一直在寻找让人开心与快乐的理由。孤家寡人,一个人生活能快乐吗?有时候是非常快乐,但是现实还是有很多理由让人开心不起来。也许这个就是现代人说得压力吧!

记得小时候,小朋友之间互送贺卡,上面都是经常写着:祝你称心如意,天天快乐。小时候不懂,长大之后就会去思考,称心:称什么心?心是什么?如意:如什么意?意又是什么呢?
直到我看到了道家一本修炼的书:钟吕求道集。我明白了什么叫心,什么叫意。

心:古代还有一个字与它对应,就是神。因此我们还会经常说:心神。实际上就是我们先天,或者与生俱来的那个神。在黄帝内经中讲到:两精相博谓之神,就是男女交欢结合之时,这个神就诞生了。在道家修炼中,叫元神,也叫阳神,也叫先天。他不生不灭,一切俱足,也就是 佛家说得人人都是佛。

意:与先天相较的,就是后天。就是人类离开母体之后,由胎息变更为肺息之后,开始依赖水谷之精,就是开始靠吃饭而活的时候,意就产生了。在道家修炼中,叫识神,也叫阴神。他伴随着肉身的生与死,喜欢与害怕死亡,看我们人类总是喜欢玩各种作死的活,总是想在这个尘世中获得更多的享乐。因此人类在这个尘世的一切的生命活动,就是在加强与训练这个后天的意,而且学习地经验越多,意就越强,而心的能量就越弱了,自然人类就被这个尘世的一切所困了。

因此人类的快乐的根本在于怎么平衡这个心与意,怎么让这个心与意达到一种完美状态。这个完美的状态就叫:天人合一的境界。

天人合一:

这里的天,既指得是天地与虚无的宇宙,也指得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先天”。而这个人就是指人类的“后天”培养出来地意志。

天人合一状态一

让先天的意志,完全按照后天的意志来走。这些人大部分是这个社会的精英,完全按西方物用文明那套,也就是所谓地科学地方法来活。这种人也可以很快乐,但是这种快乐只能停留在年轻的时候,到了老的时候,也会不开心。因为毕竟尘世的一切都属于物质领域,这些物质领域的快乐没有办法持久。没有权了也不开心,没有钱了也不开心,没有了美女/帅哥也不开心。因为只有精神领域的东西才能够持久的。因为精神追求,比较容易自我满足。而物质领域是需要不断地追求,而且一山还有一山高,很难达到一个极限的。当然帝王可能能完全达到一生都快乐。

天人合一状态二
先天的意志,与后天的意志,天天都在冲突。这些人大部份都活得很累,相当于身体里面有两人天天在吵架,怎么能快乐起来呢?

天人合一状态三
让后天的意志,完全按照先天的意来走。这些人大部分是慧者,或者修行的人。可以达到去世离俗,自我满足,不需要太多依靠外在的因素。这种状态下,无所谓快乐不快乐,反正活着就好。能快乐就快乐,想悲伤就悲伤,完全是有感而发。肉体不过是精神的表情包,需要怎么表现就怎么表现,不需要太多的思索。

我想看到这里,你们肯定会八挂,想问我说:峰哥,你现在处在是天人合一的那种状态?如果我告诉你,我现在处在第三个状态,我想你们肯定不相信,说实话,我自己也不相信。我还处在第二状态,与第三状态之间:
时而快乐无边,时而生不如死。

如果我完全达到第三状态了,估计我也不会再想说这么多的废话了,我应该早就去世离俗,脱离凡尘。

这是我写得《道纪丹道》的楔子篇,希望有缘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都能天天多少,称心如意。那天我激情来了,我会继续写道纪丹道的性命双修之法。

視 之 不 見 , 名 曰 夷 ﹔
聽 之 不 聞 , 名 曰 希 ﹔
搏 之 不 得 , 名 曰 微 。
此 三 者 不 可 致 詰 , 故 混 而 為 一 。
其 上 不 皦 , 其 下 不 昧 。
繩 繩 兮 不 可 名 , 復 歸 於 無 物 。
是 謂 無 狀 之 狀 , 無 物 之 象 , 是 謂 惚 恍 。
迎 之 不 見 其 首 , 隨 之 不 見 其 後 。
執 古 之 道 , 以 禦 今 之 有 。
能 知 古 始 , 是 謂 道 紀 。

 

 

 

<<傷寒論新悟>>西醫眼中的“病”與中醫觀的“癥”

自從學習中醫以來,壹直將黃帝內經的宗旨作為“醫道”的最高標準。
在養生方面,生命的原理方面都有了長足的認識。
作為自身的修煉與自我的調整是可以的。
只是身在塵世,總會有關聯的俗世關系,
很多身邊的人不懂“醫道”,無法保護自己,他們要做不到修煉的程度,
為了幫助他們,因此也得要學習各種身體的癥,以及相應的治理方法。
做了很多資料查詢,最後定位從傷寒論入手學習。

傷寒論之誤解

壹直以來對於傷寒論都是處在誤解的階段,沒有學習傷寒論之前,只是認為傷寒論就是治療感冒風寒的壹些治病方法,按西醫來講,就是壹兩粒感冒藥的事情,那為什麽醫聖(張仲景)要寫這樣子的書,是不是有點小題大做。

傷寒論之正解

學習傷寒論之後,才領悟到人體外感病氣六經內傳的原理。才明白西醫眼中的“病”,那種是壹些認為非常可怕的重大疾病,也都不過是我們所認為的各種小感冒,小風寒,由於病氣下陷內傳,多次的疊加而呈現出來的“癥”。

那為什麽?病氣會下陷內傳?
一、錯誤的用藥
不管西藥,還是中藥,只要我們對於病氣沒有正確對癥下藥,都會造成病氣內傳,因此我們會發現會得各種重大疾病的人群,有時候反而那些有醫藥常識的人,他們會經常不分病癥,對病氣進行攻下。比如說有人會經常性吃壹些西藥,來應急解決人體出現的各種病癥,實際上從最初的太陽病外感來講,不管是西醫,還是中醫都是壹個認識,就是太陽病6天會自我痊愈。因此正常人出現外表病邪的時候,如果不能真正有效的對癥,最好的方法,就是讓身體難受幾天,自然就好了。如果每次都是藥去攻,最終病氣被攻,往內經去傳,就會產生西醫眼中的“病”了。

二、人的情誌
病氣會內傳,是由於心的功能失查。心類似壹套高精密的檢測系統,他們自動檢測與查殺病氣,類似西醫中的免疫系統。人的情誌會影響這套高精密系統的運轉,讓他無法正常地辨別病氣。就如西醫學上面講的各種重大疾病的所謂轉移,不過是心的功能失常,無法正常查殺病氣的原因,不然血液只要經過心臟的時候,心神自然查殺,怎麽還會轉移。當然心的功能失查,還有壹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濫用抗心素,損傷了心臟,讓心神受損。因此這個點的問題,也可以跟第壹點“錯誤的用藥”關聯了,如果過度地濫用西藥壹樣也會造成壹樣的問題。

西醫眼中的“病”

西醫喜歡將人體各種癥,糾結在壹起之後,產生的結果。進行分類,然後將它貼上種標簽,然後再以各種不同的方法去處理。

如果我們身體是是壹個房間,而各種病氣類似於房間的各種雜物。西醫的病,就是認為說比如舊的沙發,需要采用什麽方法來處理。比如舊報紙是需要怎麽處理,地上的香蕉皮要怎麽處理。實際上都是從壹個局部去看問題,自然就是壹團麻,根據無從下手。後面是雜物越多,總結方法越多,就越迷惑了。最終就是得出了,那些雜物絕對無法清理的答案來了。

中醫觀的“癥”

同樣的道理,我們唯壹要判斷的就是雜物有用,沒用。不管是沙發,還是舊報紙,想各種辦法搬出去就可以了。雜物本來也是從外面搬進來,而且原來的雜物,還要保持完整,就類似於說病氣原來還是要小心地搬進來,越過我們的心神搬進來。現在要清理出去,不是很簡單?中醫講的“汗法”、“吐法”、“下法”就是清理的雜物方法,管他什麽重大的病(大件的雜物),還是小的雜物(風寒感冒)。清理的思路還不是壹樣的,因此在中醫看來治病不分大小的。原理都是壹樣的,都是病氣,都是要清理的雜物而已。因此中醫不講病,只講癥。同時純中醫也不講各種病,特別是西醫學上的病。

調理與治病的思路

一、保持快樂的心情
保持心靈的清明、不受外物幹擾。不過分陷入塵世糾紛,這是健康的最重要壹個法則。那怕入世,也要時刻能放下了。太多的人,實際上不是身病,是心理上的病癥,無法從復雜的社會環境中找到自我而已。

二、治病不分大小
不管西醫學上面講得病癥多麽重大,找最好的經方家,讓傷寒論的病氣,六經傳輸的原理,將身體上面的癥,壹個個排除了。後面自然西醫學上所謂的“癥”,就會消失了。因此治療西醫學上重大病癥,跟治療感冒沒有區別。當然這壹點只是我個人觀點,大家可能會說怎麽可能呢?但是很多人都相信仙、神、佛、鬼的存在,那為什麽就不能相信,這種將病氣怎麽進來,再怎麽壹個經經地排出來,就是將身體上的“病”癥去掉的神奇?

三、人應該沒有分別心
因此有人寧願相信這個世界上最大的謊言,比如說人是神創造的,佛踩蓮花天上地下唯我獨尊的事情。就是不相信人體有自我的痊愈能力,也不相信天地的造化之功。實際上我個人認為所謂神、佛,不過是那些宗教狂熱分子,對於天道的擬人化的應用而已,可惜太多的人,陷入這種謊言之中無法自撥。

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無,唯見於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欲豈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靜。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老君曰:上士無爭,下士好爭。上德不德,下德執德,執著之者,不明道德。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物,即生貪求,既生貪求,即是煩惱,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沈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